首页

优美足网宠儿

时间:2025-05-24 10:51:45 作者:青海西宁:高三学子全力冲刺高考 浏览量:10486

  10月2日晚的杭州亚运会女子撑杆跳比赛现场,当横杆升到4米53的高度后,赛场上只剩下了中国选手李玲一个人。胜负已无悬念,冠军归属已定,李玲没有欢呼庆祝,反而要求裁判组将横杆抬至4米63的高度。助跑、插杆、弹起、过杆!李玲成功创造了新的赛会纪录。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,李玲再一次要了新的高度:4米73。这意味着她将要冲击新的亚洲纪录,也是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好成绩。

  前两跳失败,李玲并不甘心,她将头和身体深深埋进羽绒服里,用这种方式让自己集中注意力。可惜的是,第三跳仍然没有成功,全场发出了巨大的叹息声,然后是如雷般的掌声。这是失败的一跳,但又是最成功的一跳,它将一名运动员挑战极限的体育精神刻在了“大莲花”里,有追求、敢拼搏的人生,没有失败二字。

  李玲是亚洲女子撑杆跳项目毫无争议的王者,亚运三连冠、世界冠军、亚洲纪录保持者,成绩足以让从事这项运动的亚洲选手仰视。在这次杭州亚运会上,她的成绩也是“断崖式”领先。事实上,在竞技体育这个很“吃天赋”的领域,每隔一段时间,总会涌现一些震古烁今的天才型选手,他们在各自的项目上占据绝对统治地位,对同时代的选手形成碾压之势,横扫几乎所有大赛的金牌。如短跑的博尔特、长跑的基普乔格、三级跳爱德华兹等。他们是赛场上当之无愧的最耀眼的明星,代表着人类可以达到的极限,决定着赛事的高度,也吸引着更多的人走进体育馆,欣赏他们的表演。

  但同时,他们又是孤独的。竞技体育的本质是竞争,也就意味着必须有对手,而这些天才选手,就是体育场上的独孤求败,碾压意味着对手难觅,胜利对于他们似乎是轻而易举,唾手可得。将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的同时,成功的喜悦其实并不会得到加持,或许反而会有淡淡的失落。

  所以,有的天才选手也会迷失,不再沉心训练,为外物所迷,浪费自己的天赋,他们也会如昙花一现,仅仅闪光了几个瞬间,就被时代抛弃,湮没于众人。只有将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作为目标,能够享受孤独的人,才会不辜负青春与热血,不错过上帝为他打开的这扇窗。

  李玲或许不是天赋最强的那几人,但她身上的勤奋、专注,挑战自我的决心和勇气,在杭州亚运赛场上展现无疑。她从事撑杆跳运动已22年,却一如既往地深爱着这项运动,不断地提升自己,向着一个个高度冲击。微博上,每逢大赛结束,她几乎都会记录自己的体会和反思。这次冲击亚洲纪录失败后,她第一时间来到教练身边,回看视频寻找原因。赛后的发布会上,她仍在遗憾,表示有不足之处,“需要我在冬天的训练中继续改进。“

 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“更高,更快,更强”。对这些天才型选手来说,追求的就是超越自我,永不停步,对于普通人来说,亦当如是。或许,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和它传递的力量。(潮新闻)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讲习所·中国与世界】不以山海为远——与太平洋岛国挚友心连万里共好

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,礼兵列队致敬。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,军乐团奏中意两国国歌。马塔雷拉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,并观看分列式。

浙江文物寻宝团成立 以短视频形式讲述文物背后故事

北京11月5日电 (记者 梁晓辉)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,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、中国和土耳其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机制中方主席张国清邀请,土耳其国库和财政部部长、机制土方主席希姆谢克将于11月6日至8日访华。双方将共同主持召开机制第二次会议。(完)

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选举被联署人名单公布:枪击案要犯、“刺蒋案”主谋在列

生命是一场长久的修行,然而选择却往往只在一念之间,有人犹豫迷失,也有人清澈坚定。武汉理工大学2023级研究生杨胜在地铁站救人耽误考试,网友热评“他在另一个考场拿了满分”;安徽蚌埠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刘旸,在考研政治考试中为一名晕倒的考生急救,自己则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。她说:“如果再发生一次,我还会选择救人。”有人呼吁破格录取救人的考生,事实上,汶川、玉树地震中的多名“小英雄”,就曾有被清华北大等高校破格保送的先例。

为何下调去年1-2月中国大豆进口数据?海关总署回应

“对石刻文物的就地保护,是我做得最自豪的事。”格旺认为,西藏石刻文化遗产的保护、利用、传承、研究是目前的重点工作。西藏石刻艺术不像西藏其他艺术有很高的认知度,很多石刻文物多散落在村落、高山间。“每到一个寺庙、一个村庄,我们都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石刻的文物价值。让本地民众通过石刻上的文字或图案,了解石刻‘讲述’的制作工艺、制作背景、地域特征等内容。”格旺觉得,只有让他们认识到了石刻的文物价值,才能更好地保护。

【光明论坛】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

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、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,按照《十七条协议》的规定,进藏部队和干部紧密团结西藏各族人民群众,通过开办学校、促进教育、建立团体、举办活动、加强宣传等方式,积极推进各种文化事业。从1951年3月创办昌都小学,到1956年9月成立拉萨中学,再到1958年9月建成西藏公学,西藏现代教育从无到有,逐步发展。截至1957年,西藏全区有公办小学98所,在校生6360人;公办中学1所,在校生700人。与此同时,新西藏的文化事业也全面起步。1953年10月1日,拉萨有线广播站正式成立。1956年4月22日,《西藏日报》藏、汉两种文版创刊……民智已开,大众觉醒,改革成为西藏广大民众最迫切的愿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